
《谁在银闪闪的地方,等你》是本什么样的书?
全面探讨老年议题的长篇散文创作,老龄化社会的《西藏生死书》,比《有一天,妈妈老了》更感人的亲情散文,继龙应台《目送》后的又一生死大问。
这是一本生者的“完全手册”,老者的“百科全书”,
病者的“照护指南”,逝者的“祈福祷文”。
简媜简介:
简媜,台湾宜兰人。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,当代散文名家,笔下摇曳姿纵,言人之所不能言,但谨守纪律,轻易不逾越文法尺度,收放之间看得出旺盛过人之血色,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院气息。曾获“中国文艺协会”散文创作类文艺奖章、梁实秋文学奖、吴鲁芹散文奖、《中国时报》散文奖首奖等,是《台湾文学经典》最年轻的入选者,也是台湾文坛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,自诩为“不可救药的散文爱好者”。
著有《水问》《只缘身在此山中》《微晕的树林》《梦游书》《胭脂盆地》《女儿红》《红婴仔》《天涯海角——福尔摩沙抒情诗》《旧情复燃》《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》《顽童小番茄》等。
内容简介:
简媜给老年找了个美丽的名字,银闪闪的地方,但实际上年老既不美、也不浪漫。
她以令人思省的散文文字,广泛地观照思考“老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”,由周遭亲人的故事触及到整体社会层面,一路从肉身、人生、老化、疾病到死亡的生命现场仔仔细细彻底探勘,在问题间穿行并找寻出路,可说是一本全面探讨老年议题的“生死书”。
这是一本生者的“完全手册”,老者的“百科全书”,
病者的“照护指南”,逝者的“祈福祷文”。
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要随身一本携带以防万一,
五十岁以下则应该每晚睡前翻读一章,日日砥砺。
完整涵盖健康、心灵、理财、寓居、伦理亲情、社会参与、长期照护、临终准备与葬仪等层面,综观身与心的安顿。
这本散文集,分五辑,有贴近生活的亲情故事,也有诙谐幽默现场“live”,作者通过她从生活里观察和感悟的生死学,向读者娓娓诉说人世浮生的悲欢交集。全文一篇篇小故事,涵盖了健康、心灵、理财、寓居、亲情、社会、病痛、临终、殡仪等层面,反映当下老年化的社会,人们在面对“生老病死”的态度与思想。
从初老、渐老、耄耋、病役到死亡,简媜以寓言式的魔幻奔想,仔细勾勒“老人共和国”里的鎏银岁月,以深情至性的柔笔追想至亲晚年,娓娓述说人世浮生的悲欣交集及侍病伴老历程之爱憎孤寂,既见机智幽默的优雅自嘲,亦是急急切切苦口婆心的警世诤言——肉身是浪荡的独木舟,每个人生都是一只装着悲欢离合的包袱,包袱里有各自的欢愉与憾恨。在她笔下,生老病死转化为一座蕴藏智慧宝石的矿脉,值得一生开采。
微博金句:
1、 哪一户没有老人?又有几户做得到二十四分之一孝?“不孝”帽子订单爆增,干脆叫邮差塞信箱算了。我们是“悬空的一代”,抬头有老要养,低头有人等着啃我们的老——如果年轻人总是毕不了业或继续失业的话。
2、 我们的一生花很长的时间与心力处理“生”的问题,却只有很短的时间处理“老病死”,甚至,也有人抵死不愿意面对这无人能免的终极课题。然而,不管愿不愿意,无论如何挣扎、号叫,“老病死”联合账单终会找上门——先找上我们的父母,再找我们。大约从四五十岁开始,我们得先承接父母的账单,一把鼻涕一把眼泪,和着肝肠寸断甚至满腹怒火付完了账单,接着,轮到自己的了。
3、 这世间真的甘甜如蜜吗?既然苦楚多过喜乐,为何又恋恋不能舍?街道上行走的多是苍老者,肢体抖颤、步履艰难,却又展现无比的坚强。老的过程非常缓慢,像黏蝇纸上一只苍蝇慢慢地抖动小脚,抖不出下文。等我们老的时候才能体会,老人嘴里含了一颗沾着蜂蜜的石子,硬得会崩牙,可是咂巴咂巴之后,分泌了甜,又吮了一口生命的蜜。
4、 没有人教你,如何准备“老病死”?没有人敢挑明:你会老,你会病,你会死;相反的,那论调是:你不会老,你不会病,你不会死。在酥爽麻醉、通体舒畅的气氛下,怎可能自我反问:若人人如此,那死的都是谁?
5、 中国人不喜欢谈老,更忌讳谈死,喜欢用“福如东海,万寿无疆”的绣花鸳鸯被把生老病死遮住,无奈当年是农业社会大家族结构还能遮遮掩掩,现在这时代哪里还有遮的能力?一个老人倒了,能奔到身边照顾的,数得出几个人?
推荐理由:
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?留意过他们老去的痕迹吗?
数年前的一天,简媜在超市看到一位八旬老妇努力想扣衣服的扣子,却怎么也扣不上,让她这个站在一旁的陌生人十分不忍。简媜放下自己的大包小包,没有做任何解释,径直上前给老人扣上扣子。老人缓缓地说“谢谢”,这句话让简媜眼中含泪——当我们老的时候,必须依赖陌生人的同情与体贴,这样的老年生活是多么可怕啊。
好的作家是生命与痛苦的先知,小至自我,大到社会。不约而同的,这几年不少得奖的艺术作品都是老年题材,从大热的《桃姐》到刚刚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桂冠的《爱·慕》。
生命初始,人生指导手册从胎教、幼儿教养、青春期、婚姻、退休规划、养生等等无一不备,却对老年学甚至死亡学避而不谈,仿佛不谈,死亡就不会找上门。
可是,总会有这么一天,
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
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
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
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
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
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
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……
如果有这么一天,我要告诉你,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,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。
每个人都会老,父母比我们先老。
为人子女者要切记,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,孝顺要及时。
而,如果有一天,你像他们一样老时,你希望怎么过?
编辑:任娜(实习生)